“图书馆里的好书——阅读体验分享”活动(第三期)如期举办

发布者:朱翼宇发布时间:2025-05-11浏览次数:23


202558日下午,鹭溪·藝境—USY人文艺术素养协同发展中心成功举办“图书馆里的好书——阅读体验分享活动”。本次活动作为该系列的第三期,旨在通过嘉宾的阅读分享,激发广大师生的阅读兴趣,营造浓厚的校园书香氛围。

活动荣幸邀请到三亚学院财经学院院长张涛教授、盛宝金融科技商学院副院长陈晓昕副教授以及高教研究与质量评估中心处长励强华教授作为主讲嘉宾,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分享了自己的阅读体验和心得。



经济学与人生:理性决策的底层逻辑


张涛教授以“读书是一种习惯”开篇,结合42年教学经历,深入浅出地解析经济学思维对个人成长的指导意义。他推荐了《经济学原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等六部经典著作,并聚焦曼昆的“十大经济学原理”,通过“机票价格波动”“大学机会成本”等生活化案例,生动阐释“权衡取舍”“边际效益”等核心概念。张教授寄语学生:“未来的世界充满不确定性,唯有潜心学习、积蓄本领,才有可能获得成功。同学们应该在最青春的年华,做最应该做的事情,不让将来的自己后悔。”



金融科技前沿:经典与创新的碰撞


陈晓昕副教授以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为起点,串联金融史与科技创新的脉络。她推荐的《中国是部金融史》《金融机器学习》等书目,既涵盖经典理论,亦聚焦AI赋能金融的实践前沿。现场,陈晓昕特别展示了新书《开窍:你不懂的世界,背后都是原理》,以“城市选择”“跨学科思维”为例,剖析决策背后的隐性逻辑:“世界的真相往往藏在学科交叉处,跳出专业局限,方能看见更广阔的风景。”她鼓励学生拥抱海南文化,在自贸港建设中探索多元发展可能。



科学思维与哲学启迪:穿越维度的思考


励强华教授以幽默语言“翻译”高深物理学,从《从一到无穷大》的数学哲学,到《时间简史》的时空奥秘,通过“薛定谔的猫”“双缝干涉实验”等案例,揭示科学探索的趣味与深意。“绝对零度下的真空”“直线与圆的维度统一”等话题引发全场惊叹。励教授强调:“科学不仅是公式,更是理解世界的思维方式。即使非专业人士,也能从科普阅读中收获哲学启迪。”



在交流环节,师生围绕“跨学科思维”“时间管理”“科幻与现实科学”展开讨论。




活动结束,与会嘉宾合影留念。



“图书馆里的好书——阅读体验分享活动”是新文科研究发展处联合科研处、教师发展中心、学生中心共同打造的一项品牌活动。未来,还将继续以节气为契机,举办更多阅读活动,助力学子们在书海中确定方向,于思考中成长蜕变。


(活动现场茶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