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下午,三亚学院在书艺馆2号会议室举办《怎么学习和讲好新中国历史》专题座谈会,特邀前来学院出席国史教育基地揭牌仪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社科院大学博士生导师朱佳木作主讲嘉宾。国史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大学博士生导师武力,三亚学院新文科研究发展处王飏教授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共80余人参加了本次座谈会。座谈会由三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功名主持。
朱佳木会长首先围绕思政课教师和思政专业的大学生应当如何学习和讲好新中国史的问题,为大家作了主题报告。他指出,作为教育者学习新中国史,要比对一般人要求更高。因为,只有教育者自己做到“昭昭”,讲授才能具有说服力,才会使被教育者“昭昭”。而自己的讲授要具有说服力,就必须抓住新中国史的根本。
朱佳木会长作报告
朱佳木会长说,所谓抓住新中国史的根本,最重要的就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国史学会成立30周年贺信中所提出的要求,牢牢把握新中国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接着,他谈了对把握国史主题主线、主流本质的六点思考。即第一,要弄明白新中国建立的历史必要性和必然性,这就要学习中国近代史,搞清楚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的历史背景和历史过程。第二,要弄明白新中国是个什么性质的国家,这就要联系实际学习宪法,搞清楚新中国是由哪个阶级领导的,是为哪些人利益服务的。第三,弄明白新中国至今75年是怎样一步步走过来的,这就要搞清楚贯穿新中国史的主线和历史分期。第四,弄明白新中国史的主流与支流,这就要正确看待新中国历史中的曲折和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第五,弄明白新中国的领袖人物,其中主要是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历史地位,这就要把他们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来评价。第六,弄明白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本质和危害,这就要认清这股思潮的矛头所向,了解它在现实生活中起到的破坏作用。
关于思政课教师和思政专业的学生如何才能抓住新中国史的根本、学好讲好新中国史的问题,朱佳木会长认为,这起码应当做到“四看一思”。即第一,要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特别是其中的哲学著作,以便掌握唯物史观的指导思想。第二,要看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文选和党中央的有关文件,其中特别是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的著作,以及党的三个历史决议。第三,要看有关党史国史的权威著作和党的主要领导人的传记,如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写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毛泽东传》《邓小平传》,当代中国研究所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新中国70年》等等。第四,要看一些有关新中国史的严肃和有价值的回忆录、传记、史料和学术著作等参考书。第五,要思考新中国为什么能够建立,为什么能够冲破重重阻力、不断发展壮大,为什么要对新中国树立和坚定历史自信,以及如何才能让学生爱听新中国史的课,使他们听了口服心服。
座谈会现场
在一个小时的主题报告后,朱佳木会长又与在场的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他就当前国际形势、社会现象等现实的问题和有关国史研究中的学术问题,坦诚地回答了师生的提问。对于改革开放初期为什么要在“实事求是”前面加上“解放思想”四个字的问题,他指出,提“解放思想”,是针对当时存在的思想框框说的,因为,如果不打破那些框框,就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当前,我们仍然要继续“解放思想”,破除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些新的框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坚持实事求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抑制资本的无序扩张和野蛮生长,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朱佳木会长与学生互动
历时一个下午的座谈会,通过主题报告和交流互动等环节,深入探讨了“怎么学习和讲好新中国历史”的有关问题,使在场的思政课教师和青年学生受到很大启发。有关负责人表示,三亚学院将紧紧抓住“国史教育基地”挂牌落地这一重要契机,深入开展新中国史的学习、研究、教育、宣传,积极加强课题申报工作,努力打造国史教育的学术品牌,推动本院的国史教研进入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