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实验室管理实践的深度融合,由应用科技处、实验室管理中心组织的“AI赋能实验室管理系列培训(二)” 于2025年10月31日下午14:30在书新1号楼西101智慧教室成功举办,应用科技处副处长彭伟伟主持本次会议。本次培训聚焦于AI工具的实际操作与场景化应用,为来自各学院的实验教师助理及实验室管理人员带来了一场聚焦解决实验室管理实际问题的理论与实践充分相结合的分享会。彭伟伟副处长动员全体参会人员,要立足本职岗位工作,深入本次办学结构性调整改革的行动中,深入学习四份学习材料,凝练核心内容,用脚去丈量每一间实验室,用心去思考五大平台下的探索性实验室建设、管理与发展。


现场回顾
PART ONE
本期培训延续了首期活动的热烈氛围,三位分别来自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艺术学院和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学院的实验教师助理,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分享了他们运用不同AI工具提升实验室管理效能的宝贵经验。
1.蔡严杰:《IFLOW智能助手:让AI成为效率的加速器》
来自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的蔡严杰老师,开篇直击日常工作痛点——桌面文件混乱、重复性操作耗时。他现场演示了IFLOW智能助手如何通过自然语言命令,实现文件的一键归类、批量重命名,并将杂乱的文本文档数据秒速生成专业、美观的Excel表格。IFLOW作为本地化、免编程的AI工具,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同时,真正帮助人们把繁琐的事务简单化,堪称“效率的加速器”。

2.陈奕富:《WPS AI赋能实验室管理 | 高效处理数据》
陈奕富老师则聚焦于实验室工作中最普遍的数据处理难题。他详细讲解了如何利用WPS AI 实现实验数据的智能录入、整理、分析与报告生成。通过“500人成绩快速配对”等生动案例,他展示了WPS AI如何将耗时数小时的工作压缩至几分钟内完成,并自动生成图文并茂的分析报告,让在场老师深刻感受到AI在提升准确性、降低操作门槛方面的巨大优势。

3.赵娜:《基于豆包的智能排课探索分享》
来自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学院的赵娜老师,分享了如何利用豆包解决每学期令人头疼的排课难题。她系统性地介绍了以实验任务书为核心的标准化排课流程,通过AI自动校验教师、班级、实验室的三维冲突,实现了“48门课2小时内完成排课与校验”,返工时间减少超80%,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互动环节
PART TWO
在互动环节,与会教师围绕AI工具的选择、实操中的细节问题等与分享嘉宾进行了深入探讨。应用科技处、实验室管理中心刘金平老师给大家分享了实验室安全巡查小程序,他从小程序的管理者角度介绍了小程序的各项功能,从实验室巡查任务分配,巡查员巡查实验室,实验室问题隐患的记录到反馈给具体实验室负责人,都可以在小程序上完成,有效提高了实验室巡查的工作效率。

会议总结
PART THREE
会议最后,应用科技处处长汪源结合学校办学结构调整改革方案的具体措施与近期实验室管理中心的工作任务做本次培训会议的发言总结。他表示本次办学结构调整实验室需全力保障 S模块、T模块及第二课堂的实践教学需求,推动项目制与实题实做、虚题真做;对本次各学院实验室资产盘点工作做简单汇报,指出本次资产盘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要求各学院定期做出整改;最后再次重申 “安全红线不容触碰” ,要求各实验室务必做好日常管理,及时上报,确保大型设备记录齐全,提醒和要求各学院实验课后需及时断电、锁门,避免资源浪费和留下安全隐患。他表示,本次培训各位老师分享的内容非常‘接地气’,直击实验室管理中的实际痛点,希望以AI赋能实验室管理系列培训为契机,搭建一个交流互鉴的平台,鼓励更多老师将AI技术有效融入本职工作,提高实验室管理工作效率。


本次培训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它不仅是一次技能学习会
更是一次思想动员会
期待下次培训会的精彩内容!
图文来源:实验室管理中心
一审一校:刘金平
二审二校:彭伟伟
三审三校: 汪 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