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明国院士工作站生态环境系列讲座圆满结束

2020/6/10 9:38:07


 

由三亚学院翟明国院士工作站举办的10场生态环境系列讲座已经圆满结束。讲座邀请受聘翟明国院士工作站来自香港大学的李一良教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秦大军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吴文祥研究员和本校的任丙南教授、杨波副教授、骆娟博士、杨秀敏副教授、耿静教授就地球的大气、海洋和陆地系统的特征、水循环与环境变化、大禹治水的真实性(气候变化视角)、固体废弃物管理、新型污染物排放与风险、生态修复、“递弱代偿”理论、生态文明建设等多个方面与全校师生进行了线上交流。各位老师深入浅出地从微观到宏观、从个体到生态系统、从史前到今天、从大气到土壤、从实践到理论等多个维度,结合自己的研究特长就生态环境问题与全校师生进行了交流分享。朱沁夫副校长主持了首场讲座。活动共吸引了500余人次参加。

李一良教授在讲座中谈到,“大气、海洋和陆地是地球系统中与人类和地球生物圈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三个部分。地球的全球大气环流模式决定了陆地环境的气候和生态的分布特征,也是人类应对大气污染的框架结构;地球的全球洋流模式与海陆分布、板块构造运动和长周期气候变化有关,影响生物圈的长期演化;人类文明的发展前所未有地改变陆地环境。人类与其地球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其本身和地球生物圈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李教授希望以科普讲座的方式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地球系统与人类活动的密切关系,认识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微信图片_20200610093152.png

李一良教授讲座


秦大军研究员讲到,“水是人类生存发展的质基础社会经济活进了资源需求量的持续增水环境质量影响解和认识水循环过程,理解资源然产出与态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秦老师从水循环时空变化、水分布和控制因素、水文过程与环境变化关系和老师、同学们分享了水循环的知识,介绍了水资源合理分配的措施,最后在讲座中总结到,“受自然条件和经济模式制约,水资源承载力都有上限。自然资源和环境承载力评价完成后,还应进一步分级,确定对应的后果进行持续观测和监管,这即是科学问题也是有效管理问题。”


 1.png

秦大军研究员讲座


大禹治水是中国最有影响的历史传说,夏朝则是我国第一个历史朝代,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古代文明的诞生,是历史学、人类学、地理学等多个学科共同关注的课题。但由于缺乏文字记载,二者的历史真实性一直受到国际学术界的质疑。吴文祥研究员从气候变化的视角和同学们讨论史前大洪水、大禹治水以及夏朝存在的历史真实性,希望能增进同学们对中国这一重要历史传说和夏朝真实性的认识。吴文祥研究员长期从事古人地关系(史前和历史时期)和自然灾害风险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了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多项国家科技支撑、中科院先导专项、973课题;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90余篇。


 2.png

吴文祥研究员讲座


任丙南教授《环境中的新型污染物及其风险》讲座以四类典型新型污染物(药品及个人护理用品(PPCPs)、微塑料、内分泌干扰物质(EDCs)、全氟化合物(PFCs))为例,介绍了什么是新型污染物,新型污染物在我国的污染现状及其风险等内容。讲座中从每个人日常生病用药、身边形形色色数量繁多的塑料、防水服和不粘锅等熟悉并常用的生活物品入手,详细解释了这些生活用品的使用所带来的新型污染物污染问题,引申出新型污染物种类、数量、危害、风险等问题。同时也把翟明国院士工作站关于新型污染物的近期成果进行了展示


 3.png

任丙南老师讲座


杨波副教授《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与管理》讲座从认识固体废物、固体废物的危害、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及固体废物的管理等几个方面展开,详细讲述了固体废物的分类及其来源,分析了固体废物对水体、土壤等环境的危害及其危害途径,阐述了不同固体废物的处理及处置方法,并说明了各类处理及处置方法的优缺点。同时,针对固体废物的管理,从政策制度和管理手段两个纬度讲解了国家现行实施的《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


 4.png

杨波老师讲座


骆娟博士“递弱代偿”理论与现代极简生活》讲座首先介绍当前生态危机现状,然后,引出了王东岳先生提出的“递弱代偿”理论,该理论认为后衍物种的生存强度总是呈现递减态势,一代比一代弱,于是,要想生存下去,就得不断地寻找更多的支持因素,这个支持因素就是“代偿”。“递弱代偿”理论提醒我们,过于繁琐复杂的物质生活在某种角度说绑架了人类,让人做了衣、食、住、行等物质的奴隶。不要被外界的物质过多的牵引,降低对物质的欲望,不过度被各种情绪左右,才能获得更健康的人生体验。


 5.png

骆娟老师讲座


杨秀敏副教授《废弃地土壤与植被恢复技术》讲座介绍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下,工业化、城市化造成越来越多的土地成为无法利用的废弃地,并导致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问题。科学有效利用这些废弃地不仅能增加有限的土地资源,对区域环境也有极大的改善。讲座介绍了废弃地的形成以及矿区大面积废弃地的复垦要求与思想、废弃地的土地整理和土壤改良技术,废弃地的植被恢复技术与原则,植物品种选择、植被种植管理等技术与方法。


 6.png

杨秀敏老师讲座


耿静教授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讲座首先介绍了我们改革开放40年来生态环境保护的历程。她谈到:“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已经从过去单纯的‘三废’治理走向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历程,会发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是紧密相连的,不同阶段我们面临着不同的突出环境问题,相应的发展阶段与社会需求决定了我国的生态环境管理体制和架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也在改革中不断发展。”讲座以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交叉的视角,解读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和当前海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担当。


 7.png

耿静老师讲座


通过为期一个月的系列讲座,希望帮助学生们科学、理性认知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有把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转化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人人贡献一份力、尽一份责任、负一份担当,才能提高自身福祉,共享美丽中国。

 

文图来源:翟明国院士工作站   耿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