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日报》报道我校举办旅游演艺疍民音乐文化学术研讨会

2019/5/6 15:53:13


聆听疍民千年遗韵  探究非遗传承发展

三亚学院举办旅游演艺疍民音乐文化学术研讨会


 22.jpg


本报讯 (记者  李劲松)426日,来自全国6省的50多名专家、学者以及疍民音乐传承人齐聚三亚学院,参加在此举办的旅游演艺疍民音乐文化学术研讨会,聆听疍民千年遗韵,探究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

 

  疍民历史源远流长。据《广东通志》记载,因其像浮于饱和盐溶液之上的鸡蛋,长年累月浮于海上,故得名为“疍民”。这支以海为田、以渔为活的海上“游牧民族”,起源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的河姆渡时期。疍民主要分布于广东、福建、广西、海南,海南现有疍民约4万人。

 

  海南省文联专职副主席王艳梅说,“学术界在讨论海南历史文化的源流时,关注点多集中于黎、苗、回等民族文化和移民文化,至于疍民文化的历史变迁则较少涉猎。事实上,疍民文化也是海南历史文化的珍贵篇章。三亚学院音乐学院开展海南疍民音乐研究与传承,填补了疍民文化研究的空白。”

 

  海南省音乐协会副主席张德美说:“自海南建省以来,举办这么大规模的疍民音乐文化学术研讨会不多见,希望通过对疍民音乐文化的研究发掘整理,创作出一部有影响的音乐作品。”

 

  2018年底,三亚学院音乐学院成立“海南疍民音乐传承研究工作坊”,先后多次前往陵水黎族自治县疍民聚集地新村镇进行“关于海南疍民音乐调查研究”等一系列活动,并撰写成《疍家音乐历史文化与传播研究报告》。

 

  咸水歌是疍民以生产生活为内容传唱的一种歌谣,最早见于初唐王勃的《广州寺碑》,内容丰富,歌词质朴,曲调婉转流畅。2006 年,中山坦洲沙田咸水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20106月,三亚咸水歌(疍歌)入选第三批海南省“非遗名录”,梁云志先生成为代表性传承人(省级)。

 

  疍民咸水歌是三亚乃至海南地道鲜活的原生态民歌之一,随着海南旅游业不断发展,疍民文化愈来愈引起宣传文化部门和游客的关注。

 

  三亚学院音乐学院院长张巨斌说,“专家学者以歌声为线索,探究疍民文化传承工作,以实物为载体,详细记录疍民历史文化传统,以研讨会为平台,将疍民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

 

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大部分疍民已经上岸,民风也发生了变化。学术界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理论和方法对疍民进行研究,疍民文化的保护开发也开始起步。“对疍民文化进行有效保护、开发和利用,其基础是对疍民文化有较为深入的研究,有坚实的学术基础作保障。三亚学院音乐学院通过深入挖掘海南疍民文化,提炼再创作后,力争创作出有市场影响力的音乐作品,打造地方文化品牌,引领海南社会发展。”三亚学院副院长刘晓鹰说。

 

报道链接:http://epaper.sanyarb.com.cn/html/2019-04/29/content_8_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