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经验 有序推进 我校举办课程“三度”建设工作交流会

2019/1/22 16:34:13


121日,我校举办课程“三度”建设工作交流会,围绕本学期课程“三度”建设要求,总结交流立项课程建设的具体做法和成效,确保下一阶段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副校长聂培尧,首批课程“三度”建设立项课程负责人及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控处、学生中心、教师俱乐部等相关人员参加会议。


33.jpg

课程“三度”建设工作交流会


本学期初,学校首次提出课程“三度”建设规划,各相关职能部门和试点学院联动聚焦“三度”建设。学校相继出台《课程“三度”建设指导性意见》和《课程“三度”建设推进方案》,明确课程“三度”建设的意义、原则、思路、目标、要求、路径、标准、保障措施等,全校广大师生均不同程度地参与到课程“三度”建设中。


首批课程“三度”建设立项课程的负责人就本学期立项课程的建设思路和方式方法等情况展开交流。管理学院教师黄晓野以《管理学》课程为例,认为三度是对接学校系列教学改革成果,兼具不同学科特点,饱和度、紧张度、深度是互为一体,与学生认知习惯相关,也因课程而已。“好老师”应该是找到教师与学生的最佳结合点,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接触前沿、接触专业知识点,形成课程化思维,能够感到压力而不痛、能够学习而不是负担,建立长效学习机制。法学与社会学学院教师敖小兰以《咨询心理学》课程为例,分享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三方面进行三度建设的经验。她在教学内容上强调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加大知识容量,理论讲深讲透的同时把知识的应用教给学生,增添案例,加深课程内容相互融合,突显知识的时效性和有效性,让学生学以致用。

2_HZP.jpg

首批课程“三度”建设立项课程负责人交流建设经验


人文与传播学院教师高晨在《外国文学》课程建设中讲道,在文学跨越性宽泛的技术学科教学中,需要学生阅读大量作品和其他学科书籍,学生的难点往往集中于此。在学生饱和度达到极端状态时,采用了“小组讨论”“课程小论文”等形式对阅读扩充,把阅读纳入常态过程性考核。艺术设计学院教师陈博在《室内设计原理》课程建设中表示,知识性质不同、教学环境变化、教师知识结构变化等都会引发教学课堂变化。课程“三度”建设是学校经过之前系列教学改革酝酿后,整体打造办学品质的冲刺阶段。教师要像“电影导演”一样,通过蒙太奇手段、通过不同知识编制进行综合或剪辑,告诉学生,讲释出来,引发学生兴趣。他认为“能给学生什么,学生由此怎么引发学习兴趣,这是三度要完成的事。”


交流会上,课程负责人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实际教学情况各抒己见。总体上,学院层面和教师层面高度重视课程“三度”建设,深入思考,勇于创新,能够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过程考核、结果考核等教学实施全过程贯穿“三度”精神,努力让学生获益。


据了解,近期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控处还对试点学院课程“三度”建设情况进行了检查。从反馈上看,各学院和教师对课程“三度”建设在思想和行动上均有新变化,认识高度、角度在不断升华和迭新,创新意识、质量意识逐渐增强,课程建设的方向、路径逐渐清晰;阅读已成为强化课程质量,引导学生有效完成学业的主要方式;过程性考核、多元化考核形式已成为加强课程“三度”建设的主要环节;学院、教师更加注重课堂教学设计,注重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文图:徐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