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青春,选择站在海拔最高的讲台

2018/11/15 17:37:08


15413315472306104.jpg


在见到汪演婷之前,我对这个刚刚毕业一年的小姑娘的所有了解,都来自于各种新闻报道和获奖材料。

她是三亚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17届的毕业生,

她是一个爱吃火锅的重庆妹子,她是家里的独生女儿,

同时,她也是扎根于祖国边疆,在西藏林芝市波密县中学的一名人民教师。

今年11月,她被评为全国首届“大学生就业创业年度新闻人物”,成为20名获奖代表中唯一一名来自民办高校的毕业生。


选择西藏是一件偶然的事


640.jpg

2017年6月,汪演婷在三亚刚刚完成了她的四年学业,准备走上工作岗位。


这时,她看到西藏林芝市教育局发布在官网上的人才引进通知公告,心中颤颤,和家里人简单商量了一下就报了名。


谁曾想,这一次的考试使她踏上了西藏基层教育工作者的道路。

由于工作需要,她被分在了离林芝市200公里的波密县中学。

“我去西藏之前,其实对西藏一点儿也不了解。”汪演婷说,“在我的想象中,西藏是很偏远,很辛苦的,我当时确实做了要吃点苦的准备到了这里。但是真到了那儿以后,觉得一切都比想象中要好。”


“我们(波密)县该有的也都有,还有一个电影院。”


“现在网上什么都能买,快递也都能到。”


看着她娓娓而谈的样子,我几乎要怀疑前几天刚刚从去探望她的老师口中得来的描述是不是真的。


“林芝米林机场是全国飞行难度最高的机场。到了林芝市以后,还要坐六个小时的小巴才能到波密。小巴都是看上去快退役的金杯车,里面破破烂烂,夜里很冷,一路上颠簸得几乎要吐,晕车,缺氧,不敢睡。”


“我们一路过去,车上几乎看不到一个女性。”


“我给她寄书,走EMS,路上用了3个星期。”


同样的地方,完全不同的描述,似乎可以窥见汪演婷是一个怎样的姑娘。


温柔、坚韧、淡泊、落落大方。

这是我对她最直观的印象。


从毕业生到好老师


2.jpg

汪演婷在波密县中学教初二语文。她带两个班,一共89个孩子。


这些孩子都是藏民,大部分不怎么会汉语。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以及当地的教育文化水平,学生与家长之间也都用藏语进行交流,很少用到汉语,因此学生的汉语基础知识并不牢固,同时也没有专业的老师来进行指导,使得藏族的同学对汉语的学习即便有较大的兴趣,但也力不从心。在一些即便是很简单的问题上,也会出错,造句、阅读和作文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都较为困难,一些地区的孩子,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师资缺乏,小学的语文基础不好,甚至连一些简单的字和拼音都不能完全理解清楚。

为了能让孩子们学好汉语,汪演婷琢磨出了自己的一套办法。


她发现很多时候学生对于课堂上的知识吸收不到位,于是她加重了每篇文章的课后生字词讲解环节;为了让同学们独立思考,她把一些简单的问题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归纳总结;她坚持讲练结合,在课堂上就能巩固学生的知识点,课后在布置相应的习题进行练习;针对部分基础薄弱的藏族同学,她分层教学因材施教,课堂上实行小组讨论,把不同基础的学生编成每个小组,组员之间课上课后互相帮助。


在课堂上她积极活跃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经常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使学生对课堂充满兴趣,比如让学生演出课本剧、小组之间知识抢答、生字闯关、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等等。她要求每位学生都有记笔记的习惯,学生们在课堂上将笔记记在书上,课后在自己总结到笔记本上,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利于学生复习,她也会定期检查学生笔记本进行批改。


所有的用心都有回报,汪演婷付出的努力换来了学生们的喜爱,这个刚刚毕业一年的姑娘迅速地完成了自己的职业蜕变,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在西藏自治区教育厅组织的2018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审活动中,她所教授的课程荣获“西藏自治区优课”荣誉称号。



3.jpg



最大的希望,是孩子们考上内地西藏班


4.jpg

汪演婷说,孩子们其实是喜欢汉语的,因为这也是他们将来到其他省市学习、工作的基础。在课堂上,汪演婷会给他们看图片,讲其他的城市是什么样子,有发达的北京、上海,也有离他们比较近的成都、重庆,还有她自己上过四年大学的城市——三亚。


她给他们看大海,给他们讲海风和椰子树,孩子们说:“以后我们也想去。”


对远方的憧憬,成为了孩子们学习汉语最大的动力。

由于西藏地广人稀,很多孩子的家庭住址分散,所以大部分孩子都住校,离家远的,要在学校里住一个学期。而离家2000公里的汪演婷,也在学校里一住就是一个学期,只有寒暑假才能回重庆看看爸爸妈妈。 


由于孩子们汉语基础差,汪演婷总是得把作业改上两三遍,除了判断对错,还要一本本的写评语。有些孩子离家远,无人倾诉,就把自己心事都写进作文里。当她看到那些隐藏着学生们的家庭、学业、成长的故事的时候,她的评语会写的更加认真,除了知识上的讲解,还会写上安慰和鼓励的话,老师和孩子们通过一本本作文“谈心”。一个班的作文50本,她往往要改上三四天。


她说:“比起成绩,孩子们其实更关心评语,他们希望知道老师对他们说了什么。有时候评语写的长了,他们还会拿着本子来问每一句话的意思。”


“我最大的希望是希望他们都能考上内地西藏班。孩子们应该走出去看一看。不管他们将来是在外面工作,还是回到西藏建设家乡,都会对西藏的建设或多或少的带来一些帮助。只有他们自己走了出去,才能更多的增进对内地的了解,他们回到西藏,也能带回来新的知识、新的视野、新的观念,这种真实的了解产生的尊重,能够更加促进民族的团结,也能更快加速西藏的建设,他们是西藏未来发展最重要的力量。”


获奖很意外,荣誉背后是更多的责任


5.jpg

2018年3月,汪演婷的事迹被海南省就业局报送至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并于2018年7月入选《闪亮的日子,青春该有的样子:全国大学生基层就业、创业、征兵入伍典型人物事迹》丛书,并从全国20个省市的200多个典型中脱颖而出,与中国人民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20所大学的毕业生代表一起被评为“2017-2018大学生就业创业年度新闻人物”,也成为20名获奖代表中唯一一名来自民办高校的毕业生。


11月初,三亚学院的老师专程去西藏看望了她,告诉她这个好消息。老师们和波密县中学的师生座谈,为学校带去纪念品的同时为汪演婷送上一台笔记本电脑帮助她更好的工作,并且代表学校授予她“三亚学院杰出校友”荣誉称号。


汪演婷说:“在波密看到老师们的时候,感觉就像看到了亲人。”


11月7日,2018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研讨会暨2018年度全国高校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经验交流会在杭州召开。会上,汪演婷作为获奖代表领奖。




7.jpg

8.jpg

6.jpg


她的颁奖词是这样写的:


在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讲台,只有灵魂比海拔还高。

在世界上最广袤的课堂,只有胸怀比高原还广。

从三亚到西藏,不变的是对学生、教育、祖国的热爱。

她就是来自三亚学院的汪演婷。


9.jpg


后   记




10.jpg

△在校时期的汪演婷


一年藏区生活,汪演婷学会了跳藏族舞,和孩子们一起参加教师节活动、植树节一起植树,脸上晒出了两团淡淡的“高原红”,但她依然是个爱美的妹子,去看望她的老师笑着告诉我:“演婷是那儿唯一一个出门还会打伞的女孩子。”听到这句话她笑得很腼腆,并且说自己在三亚四年都没有涂过防晒霜,在西藏却防晒霜和遮阳伞都用上了。


问她最想学校的什么,她脱口而出:“北一食堂!” 她说她现在依然经常和大学期间的舍友们聊天,也经常一起回忆大学生活,并且约好了隔几年再回来看看。


她说,从不后悔选择三亚学院,毕业以后更加发现三亚学院的好,同学们的工作都很不错,大家听了她的事,觉得她“厉害”,她也觉得大家都找到了自己的职业幸福。


“我会一直留在西藏。”在采访过程中,她反复说了这句话好几次。而在交谈中她自然而然地说着的“我们这儿(西藏),我们县(波密),我们学校”的字眼,也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她也找到了属于她的职业幸福。





△文案:陈莎莎

△美编:范冰冰

(部分图片由老师及受访者本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