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笔】海南龙血树 张小玲

2018/6/15 10:25:51

QQ截图20180615085803.jpg




 

张小玲

“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这幅寿联在神州大地家喻户晓。“长流水”对仗“不老松”,“静与动”、“高于低”可谓相映成趣,寓意深远。长流水自然是江河大川,不老松便是长青的松树。不过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不老松”在南国海岛一番改头换面之后,无论从身高、长相还是肤色、姿态怎么都看不出它与松柏家族有何关系。这也难怪,因为在海南岛现身的“不老松”并非千年青松,而是海南的代表性树种——龙血树,不老松是其俗称。

龙血树原产于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岛,在我国分布于云南和海南,广西也有少量。龙血树叶长似剑,密生于树顶。花期时树顶长出长长的花序,每个花序都连绵不断地开出数百朵淡黄色的小花,果实为橙红色与绿叶相得益彰。龙血树不仅具有很高的园林景观价值,而且经过矮化的盆栽龙血树也被摆设于楼堂馆所等建筑内,以增添雅趣、烘托气氛

龙血树一名的来源,据说是远古时期巨龙与大象交战,巨龙受伤血染大地。后来从这里生长出一种树,此树茎干受到伤害时会流出深红色如同血浆一样的粘液,被认为是龙之血液,由此得名龙血树。至于 不老松这一俗称不难猜想是源于其数千年的寿命。据植物百科介绍,龙血树虽然属于单子叶植物,但是由于茎中薄壁细胞的分裂,使茎干逐年加粗且木质化,故能形成高大的乔木。在原产地加那利群岛有6000年树龄的超级寿星。一般而言,龙血树的平均寿命均在2000年以上,是植物界首屈一指的活化石。不老松之于龙血树是恰如其分的名号,是当之无愧的美誉。

人们也许会问:龙血树为何有旷世之寿呢?说出来有点扎心,因为龙血树的长寿很大一部分原因与其身世有关。龙血树生长在高温干旱、日照强烈且营养十分贫瘠的环境中,由此导致生长速度极其缓慢。同样的原因,龙血树结果后,其种子的发芽率较其它树种要低得多,而幼芽长成的概率则更低。为了完成传宗接代的使命,让子孙能在“贫困线”下得以繁衍,龙血树选择了“超长待机”。在其一生中的数千年里坚忍不拔,一再重复着开花、结果、播种……对此或许有人要“点赞”,不过龙血树也有令人意想不到的特性,在其生长地是出了名的“不才之木”,即一无所用。因为成年后的龙血树,树干多窟且木质松软。用来造船容易浸水,用作棺木则很快腐烂。至于叶子连牛羊都懒得搭理。拿来当柴却只生烟不起火。因为流淌龙血,古时人们将之奉为神树不敢砍伐。其实,即便不信神的人对它也敬而远之

《庄子·山木篇》中有记载: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 意思是庄子在山中行走,看见一棵大树枝繁叶茂,伐木人停在树旁却不去砍伐。问其原因,回答说:没有什么用处。因为不才而无人伤害,因为免于伤害而能尽享天年。龙血树生而不才的特质,反而成就了千年不老的神话。难怪华夏祖先早就告诫后人:木秀于林,风比摧之;堆出于岸,流比湍之”。不过话又说回来,圣贤庄子同时也在叹谓: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那么“不才之木”龙血树的“无用”又有何“之用”呢?

龙血树的木质部在受到外力损伤或遭受真菌侵入后会分泌红色树脂——龙血,这一看似无用的龙血却是提炼名贵中药血竭的原料。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将血竭誉为神药,有化淤止血、敛疮生肌之功能,是治疗跌打损伤的特效药。我国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对血竭植物有过记载,唐代敬在新修本草》中写道:血竭原植物,木高数丈,婆娑可爱。其脂液从木中流出,滴下如胶饴状,久而坚凝,乃成竭,赤作血色,采无时。有资料考证,血竭在我国传统医学上的使用至少有1500年的历史,但是所用血竭一直依靠从东南亚和非洲进口,史称南药”。直到1972年著名植物学家蔡稀陶在云南孟连的石灰山上发现了野生龙血树群后,国产血竭才得以诞生。云南龙血树树种为剑叶龙血树,由此提取的血竭与云南白药齐名成为云南“红药”,是传统名方“七厘散”的主要成份。上世纪十年代野生剑叶龙血树资源大面积减少,于是业界学者将目光移至海南龙血树身上。

海南龙血树树种为柬埔寨龙血树,与剑叶龙血树同为百合科龙血树属常绿小乔木越南、老挝、柬埔寨和泰国均有分布野生资源在我国为海南岛所独有。其中广为人知的要数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内那片数目不菲的龙血树了。据说其树龄有2000年甚至长达5000年的。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海南龙血树的树脂成为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血竭的基源之一。由于临床应用广泛市场需求日益增多。然而海南龙血树原本分布生态幅狭小,成长周期漫长,很快便遭到掠夺性采挖,与云南剑叶龙血树命运相同,野生资源急剧萎缩。2001年龙血树成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进入《中国植物红皮书——稀有濒危植物》中,继而成为佛德角红皮书中的濒危物种。

野生海南龙血树的原生地在海南岛的西南内陆山区,如昌化大岭、乐东尖峰岭、东方黑岭和海南岛南部沿海高温少雨地区,如三亚南山岭、三亚亚龙湾、万宁与陵水分界处的牛岭等滨海区域。海南龙血树生长于陡峭且裸露的花岗岩和石灰岩的石缝残积土中,属于典型的岩石伴生性树种,具有耐旱、喜钙等生态习性。由于无节制的采挖以及生态的破坏,分布于岛内西南山区的海南龙血树种群已经消亡。根据郑道君、李海文等人的调查报告,掠夺式采挖手段有三:一是整棵树连根挖出。调查发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昌化大岭山道两旁有大片海南龙血树树林和群落,如今树林群落已消失,只有几棵长在峭壁上的,因采伐难度大而幸存二是砍伐枝条用于扦插。报告提到,尖峰岭镇超过10家苗圃园林经营海南龙血树苗,其大部分属于扦插苗。插枝条均由附近山上的野生龙血树砍伐所获。被砍去枝条的龙血树绝大多数难以康复而逐渐死亡。有证为据:东方天安乡陀岭的两瀑布旁原有的海南龙血树林因连续被砍枝条,目前只有两株树桩还有萌条,其余的树桩全部腐烂而死。再者苗圃经营者大量收购龙血树种子用于育苗,损害了野生海南龙血树的自我繁殖。毋庸置疑,人类活动也严重破坏了海南龙血树的原有生存环境。报告指出:霸王岭保护区外围的马鞍岭原本分布着大片野生海南龙血树,因近年来石灰岩开采,如今那里的龙血树群已经不见踪影。还有大面积种植摈榔和桉树等经济植物以及不断开发房地产直接导致海南龙血树生存环境孤立化或破碎化,致使野生资源濒临灭绝。因此,保护和拯救野生海南龙血树已经刻不容缓。

植物科普告诉我们,植物的繁殖分“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不同物种乃至同一物种,在不同的生存环境和干预机制下,有时以有性繁殖——种子更新为主,有时以无性繁殖——根蘖更新(由根部长枝条)和桩蘖更新(由茎部长枝条)为主,有时是几种方式并存。然而无度的砍伐、挖掘和破坏环境,海南龙血树在目前的生存条件下,无论以哪种方式均无法有效地实现种群的扩大和代际的更新。原本植物种群的拓展、生命的延续要靠有性繁殖来完成。海南龙血树由于有性繁殖受阻,生活史断裂而自然更新失败。目前桩蘖更新在海南龙血树群中较为普遍。濒危植物的无性繁殖,仅仅是有性繁殖失败后的一种补充对策。无性繁殖导致种内遗传变异减少,减弱种群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最终仍难免因种群退化而灭绝的命运。只有植物的自然更新——有性繁殖才是种群得以增殖、扩撒、延续和维持群落稳定的有效方式。

有鉴于此,学者专家开始着眼于海南龙血树自然更新的研究,这对于阐明导致植物濒危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意义重大,是濒危植物保护生物学的主要内容。于此同时,人工繁育种植龙血树和人工诱导促进龙血竭形成,也是解决龙血树野生资源保护与开发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但是目前龙血竭的形成机理尚不明确,高效产脂的诱导技术仍处于初级阶段,而“不老松”龙血树却油尽灯枯,垂垂老去。

龙血树作为植物界的“活化石”记载着地球漫长的历史和人类瞬间的生命。洪荒时代因“无用”得以静守时空,陪伴星球。然而在其地老天荒的生命历程,在低于千万亿分之一的几率下遭遇了人类,竟然因为“无用之用”而断子绝孙,这恐怕连造物主都始料未及吧。龙血树为完成造化的使命,一生数千载甘受恶劣环境,默默繁衍子孙至诚至真感动了天地,因而历经地球之沧桑仍然“凤凰不死”涅槃重生。但是它的壮举却没能打动人类。也许不久后龙血树会从地球上消失,而人类能否从中觉醒呢?

 

 

作者单位:三亚学院外国语学院